民俗文化

故事传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 故事传说
泰和石”的传说
作者:刘敦杰 李超然 发布于:2024-11-24 11:17:27 点击量:

微信图片_20241124111652.png

  

  在今天的沂水县黄山铺镇大匡庄村东头的路中央,有一块形状极像石

的奇石,这块奇石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日晒,加上一代代顽皮儿童骑

磨爬玩耍中的浸蚀,越来越显得光滑油亮。

  这块石头马子,村里人又叫“泰和石”。关于它的来历,流传着这样

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据传泰山老母到东海参加上八仙的聚会,经常在沂水

龙山、雪山居住,据说龙山和雪山是泰山老母来往东海和蓬莱仙山时,

暂时落脚的两处行宫,所以,泰山老母对沂水人的感情很深。


  传说在一个大雨滂沱的盛夏,泰山老母自泰安到沂水的雪山看望胞妹

山老母,路过大匡庄村,恰巧这里暴雨成灾,到处一片汪洋,就连龙山

半山腰的树木上都挂满了河水冲流下来的淤柴。这就是在当地百姓中广泛

流传的龙山顶上挂淤柴传说的由来。


  其实当时虽然雨水很大,河水暴涨,但还未造成人畜生命安全,其实

接下来的几天里,真正造成极大水患的原因是几个水怪乘机作乱的结果。


  听到沂水发生水患后,心慈善软的泰山老母心中始终挂念着这里的村

民,于是就骑上一只神兽火龙驹,驾着祥云飞奔龙山北麓的古郠邑驻地

大匡庄村而来。


  大匡庄村西高东低,前后又被两条小河包围着。前河叫清源河,河水

从双崮、九顶莲花山、圣水坊、大小松林、尧崖头等崮乡间,千溪百汇

蜿蜒而来,穿村而过;后河叫草沟河,河水从盆山、柴山、马家旺、草沟、

柳泉等沟壑中一路汇集奔涌而下,正冲村子的东头,因而在村东头居住的

人家,明显处于两条河水流夹击的危险地带。


  这时,泰山老母看到村东头几十户人家,被上涨的河水把他们的院子

都灌满了,当时房子低矮,大多屋子里的水有都漫过桌子和床柜,也有的

已漫窗台,还有的甚至快触到房梁了,小屋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很多人

家院子里的小树梢上都挂满了淤柴,圈养的鸡狗鹅鸭和猪牛羊等都被水淹

死了,还有人家院内的麦穰垛也被水漂着整体漫过院墙冲走了。整个村东

头大人小孩惊恐声、哭叫声连成一片,情况十分危急。


  泰山老母见状,认定这里一定有水怪在乘机作乱。于时,她降落云头

仔细观察河水上涨情况,果然不出所料,她发现,前河里有一条水怪正在

搅动河水,掀起一层层的巨浪。于是,她就略施法术,将水怪击死,水立

刻销退。水退后,河面迅速恢复了平静。村里的人们高兴地跑到街上一片

欢呼。


  然而,不一会,河里的水又汹涌上涨,比以前好似更猛,还把好多房

子给冲塌了。原来,那个水怪被泰山老母杀死后,它的同伴为了复仇,从

沂河相约集结而来,在河里使用妖法,继续兴风作浪,一时间河中不断涌

起一两米高的巨浪,整个村子处在随时被大水淹没的危险。


  为了保护一方平安,泰山老母将乘驾的坐骑火龙驹稳稳地降落下来,

傲然站立在两条河交汇的清源河北岸。随着怒目圆睁的火龙驹一声巨吼,

两条河里汹涌翻滚的大水瞬间消退了几里地,但不一会儿,怪兽们又逆

流而上,火龙驹再一声吼叫,它们又退了回去,如此几次三番。


  泰山老母为了不伤及东海龙王的面子,也没有下狠心斩尽杀绝这群水

怪,而是让火龙驹暂时立在那里震慑着水怪作乱,避免伤害更多无辜的百

姓。


  夏季一过,洪水不再。时间长了,火龙驹就变成了马子形状的一块巨

石傲然屹立在大匡庄村东头的路上,昂头挺胸,两眼直盯着南面的河床。

千百年来,沂水各地虽然都经历过数不清的水患,尽管大匡庄村始终被

两条河流包围着,但是,却从来没再遭受过水患。


  为了感念泰山老母对这方人的护佑,这里的人们就把村东头路上的那

块精美的石头马子称作“泰和石”,意思是泰山老母赐给村里的泰山镇

村石,安放在这里驱妖镇邪,保佑着这方人们的平安。


  从此以后,这个地方的香火逐渐旺盛起来,每逢过年过节,村里大人

孩子络绎不绝,来到“泰和石”前烧香送烛,燃放鞭炮,祈福平安,一

直流传至今。




上一篇:沂水祈雨的传说
下一篇:没有了!
临沂民俗网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通达路17号社会组织孵化园512室
网址:lymsw.com 备案编号:鲁ICP备16042624号-1
临沂民俗网